首頁
>
醫(yī)療動態(tài)
>
紅細胞沉降的原理及血沉檢測的臨床意義
紅細胞沉降的原理及血沉檢測的臨床意義
加入時間:2017-10-17 14:48:42 當前新聞點擊率:2383
1918年Fahraeus指出,血液中紅細胞沉降速度可以表示許多病理情況下有價值的變化,從此以后紅細胞沉降速度就得到了廣泛的研究,方法是將離體抗凝血置于特制的血沉管中,并且把試管垂直放置。這種表面看來非常簡單的現(xiàn)象實際上受到紅血球和血漿許多變化的影響。等到規(guī)定時間(例如60分鐘)后,觀察抗凝血中紅細胞下沉的速度,以所暴露出的血漿段的高度即紅細胞沉降的距離(mm)表示。稱為紅細胞沉降率,簡稱血沉(ESR)。 沉降速度與沉降細胞體積成正比,與紅細胞和血漿細胞的密度成正比,與液體的粘度成反比。正常情況下由于細胞膜帶負電,紅血球互相排斥獨立沉降。在不正常情況下可能是由于電解質(zhì)的不同,它們傾向于聚合在一起形成卷軸,而且沉降更快。
(普朗醫(yī)療品牌——PUC-2068系列血沉動態(tài)分析儀) 臨床上紅細胞沉降率顯著增快見于: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華氏巨球蛋白血癥、惡性淋巴瘤、白血病、重度貧血、嚴重的急性細菌感染、膠原病、肝硬化、潰瘍性結腸炎、嚴重的腎臟病、病毒性肺炎早期等。ESR中度加快見于:急、慢性感染、急性局部感染、慢性感染活動期、風濕熱、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心肌梗死、惡性腫瘤、重金屬中毒、甲亢或減低、結核、急性病毒性肝炎等。真性紅細胞增多征、鐮狀細胞貧血及血紅蛋白C病時,ESR變慢甚至為零。 普朗血沉動態(tài)分析儀具有選擇環(huán)境溫度補償功能,當選擇該功能時,可對室溫18℃—30℃的檢測結果根據(jù)血沉校正表修正到18℃時的數(shù)值。血沉動態(tài)分析儀2068A采用魏氏法檢測,可存儲樣本的檢測結果,包括樣本號、血沉值和動態(tài)曲線。普朗血沉動態(tài)分析儀具有斷電保護功能,突然斷電時,自動保存已完成檢測的檢測結果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普朗醫(yī)療血沉動態(tài)分析儀儀器特點或者其他產(chǎn)品血凝分析儀、酶標儀等信息,歡迎撥打咨詢電話400-6656-888。 上一篇:
|